序 接受美学 修订版
19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接受美学”,突破了文学理论局限于研究文本和作者的围墙,为文学文艺理论拓展出了巨大而深远的新空间。例如研究莎士比亚或《红楼梦》,长期以来的关注点是对其版本和作者的考证和阐释,接受美学则主张要研究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心理、接受状态及其与作品的互动。让接受者和互动成为新的焦点。接受美学开辟的新方向,在21世纪的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新背景中,其意义、价值和魅力更加彰显无疑了。
林一民教授是将接受美学引入中国的最早的学者之一,这本书汇集了他在这个领域的主要工作。其特点是不仅精要阐述了接受美学的源起、发展和变流,而且将其理论应用在文学经典作品的具体分析上,开创性地写出了接受美学的一批标志性案例,从而打开了接受美学微观结构分析的大门。
其中“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等顶级学术刊物上。
林一民老师不仅是一位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领域的真正高手,他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是我最早的启蒙教师,从高中时代开始,他影响和激励了我及许多同学的一生。在时代的风雨中,林老师并不是十分的幸运儿,但他永远朝气乐观、正气凛然。在人生的变幻中,林老师也遇到不如人意之处,但他总是看破世相、超然豁达。他的正气、豪气、才气、灵气和傲气,他的创意、激情、洞察、宽容和悲悯,无不给他的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并激励学生们清正为人、拔萃做事。有此吾师,乃学生此生之大幸。能为吾师此书写序,更实属荣幸之至。
卢泰宏
国立中山大学教授
于广州 中山大学康乐园
201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