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book
Introduction
序言
序言二 点染长空的一抹彩虹
序言三 接受美学 修订版
第一篇:接受美学理论解读
一、接受美学的缘起和现状
二、接受美学的文学观念
三、接受美学主要探讨的问题
3.1 作品与读者的关系问题
3.2 文学接受活动与作品的内在结构
3.3 文学接受的心理机制
3.4 审美接受问题
四、接受美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
4.1 姚斯及其《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4.2 伊瑟尔及其《文本与读者相互关系》
五、接受美学与文学批评
5.1 文学批评的历史回顾
5.2 接受美学的文学批评
5.3 接受美学对阅读过程的研究
5.4 接受美学对接受背景的研究
5.5 对作者与读者互动关系的研究
5.6 接受美学批评理论的局限性
六、接受美学的发展与流变
1.东欧和前苏联对接受美学的研究
2.美国的读者反应批评学派
七、附录 格林的《接受美学研究概论》(摘要)
7.1 接受美学在西方的兴起
7.2 什么是接受美学?
7.3 审美经验和过程
7.4 关于接受美学的论争
7.5 回顾
7.6 文本理论
7.7 解说和评价
7.8 构想的读者
第二篇:接受美学论文选
一、托尔斯泰为何否定莎士比亚
——谈文学接受的差异性与背离性
文献索引
二、析“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莱特”
——谈艺术形象与艺术接受
文献索引
三、维特热的兴起与消退
——谈文学接受审美趣味的转移
文献索引
四、震动欧洲的《欧那尼之战》
——谈文学接受的期待视野
文献索引
五、重新被发现的卡夫卡
——谈文学接受的滞后现象
文献索引
六、荷马史诗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谈文艺的多种功能与接受的价值取向
文献索引
七、从艺术客体到审美对象
——谈文学接受的心理机制
文献索引
八、维纳斯下嫁寻常百姓人家
——谈商品经济与大众接受心理
文献索引
九、作品能够独立于读者意识而存在吗?
——谈文学接受的主观定势
文献索引
十、文学作品的内在魅力来自何方?
——谈文本的召唤结构
文献索引
后记
第三篇:外国文学评论
一、科学主义与人文视野
二、后现代思潮和文学艺术
三、关于莎士比亚的新话题
四、简论拜伦诗歌
五、人的颂歌 ——《海上劳工》读后
六、《老人与海》和《一个人的遭遇》比较研究
七、表现主义的美学体现 ——读巴·拉格维斯的《侏儒》
八、梅特林克及其神秘主义象征剧
九、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形象
十、果戈里和《死魂灵》
十一、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艺术
十二、浅论肖洛霍夫创作特色
十三、一条泡在油里的沙丁鱼
十四、历史巨变中的哥萨克写真
十五、别林斯基论翻译
后记之二
附录:论文发表出处
Powered by
GitBook
五、接受美学与文学批评
五、接受美学与文学批评
其实,接受美学理论就是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不过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艺术视野的文艺批评理论。
results matching "
"
No results match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