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品与读者的关系问题

  在介绍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对接受美学的读者概念作个简单介绍。在接受美学的概念中,读者一般包含着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现实的读者,即从事阅读活动的具体人,现实读者是由普通读者和专业读者(作家、批评家、专门研究人)。   第二、观念读者,这是从现实读者中抽象出来的读者概念。观念读者又分为两类:“作为意向对象的读者”和“潜在读者”。前者是作家进行创作构思观念里存在的,为了作品的理解和创作意向现实化所必须的读者;而后者意味着“作者在本文中所设计的读者的作用”。观念读者的概念对于接受美学理论的构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关于接受和读者存在着两种错误的看法,其一,片面强调阅读的受动性,认为接受不过是作品固有质量的“固体化”和“重建”,甚至仅仅是作家创造过程的机械重复;其二,把阅读看作是一种纯心理的主观随意的行为,声称正是接受活动的这种主观随意性,往往导致对作品的歪曲,而使作品的质量丧失。显然这两种看法都把作为接受前提的作品绝对化了,将认识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对立起来,从而贬斥了读者在接受活动中的能动性。按照传统文学观念,接受活动和读者显然应当完全排斥在文学批评和研究范围之外。

  接受美学对阅读活动与作品的相互关系作了辩证的阐述。它强调,阅读并非对作品简单复制和还原;在这一活动中,并非作品单方面作用于读者,接受者与作品的关系也不是一单一的认识与被认识的因果关系。理解本身便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行为,包含着创造的因素。读者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体现在:

  1、创作过程结束后,作品并未“最后完成”,只有接受活动才能使其最终完成。   一部作品无论对环境描写多么细致,对人物的刻划多么生动,情节安排得多么巧妙,寓意多么深刻,然而也仍然留下许多“不确定点”或“空白”之处,需要接受者通过想象去填补。在阅读中,读者会随着作品的展开而积极地思维,其想象力将把作品中塑造的形象描绘得更具体、细致、生动。况且,文学作品不应当把一切都说得明明白白,而应当善于为读者创造想象的空间,吸引读者参与作品的创造。

  (2)读者总是从自己“生活的和文学的期待视野”出发去看待作品。   所谓生活的期待视野,就是包括他所处的地位和状况,他所受教育水平、生活经历与经验,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性格、气质等,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读者的文化心理结构;而文学的期待视野则体现在他对文学内在规律的认识——从以往的阅读中获得的经验、审美观、审美情趣和素养。期待视野的不同,就导致:①、不同的读者对阅读对象的需求不同;②、对同一作品接受的现实条件和可能、接受程度和所接受内容的差异;⑧、他们对作品意义的理解不同和对审美潜能实现方式和结果的差别。因此说,由于读者期待视野不同,所以他们所把握到的艺术形象、所体验到的含义、所认识到的审美价值是各不相同的。

  (3)接受美学同时指出,阅读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是无限的。   过分夸大读者的作用,否定作品对接受活动的制约作用将导致极端的相对主义。姚斯指出:“对一部作品接受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主观印象的随意堆积,而是特定的暗示在一个被引导的感知过程中的贯彻。”伊瑟尔同样强调作品的文本提供了将其现实化的前提,“制约着接受活动使其不脱离文本的意向,对文本作随意的理解”。民主德国的接受美学家瑙曼更明确地指出,作为“接受的前提”,作品对阅读活动起一种“驾驭作用”。读者的能动作用和自由度只能在作品的对象性范围之内活动。

  由此可见,接受美学对作品的规定性和接受活动的能动性都作了辩证的说明,因而过分强调任何一方面都将导致谬误。当今有些人把前者(作品的规定性)绝对化,而将阅读活动完全限制在作品范围之内,显然是不可能和符合事实的。阅读行为决不是作品原始存在状况的复现,对一部作品的接受无疑会带有接受者主观认识的成份和个性色彩,接受后的作品与原作相比必然会发生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变形”,并以新的、现实的、适合各人需要的口味的面貌出现。因此,接受活动的结果必然会超出作品原初存在的状态。当今也有一部分人把后者(接受活动的能动性)过分夸大,不承认作品对阅读行为的指导和制约作用,把接受活动看作是读者的主观体验。在接受过程中过分夸大读者的想象力,使接受活动完全脱离了文本的规定和制约,变成了主观杜撰,这也使接受美学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在作品与读者的关系问题上,瑙曼有一段话比较准确地表达了这一问题的辩证关系:“读者作为主体占有了作品并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了它,通过作品蕴含的潜能使这种潜能为自身服务,通过实现作品的可能性扩大了自身的可能性。但是,作品在被接受,被改造的同时,也在占有并改造接受者,使其陶醉于自己的魅力,屈服于自己的影响。从前者看来,读者是作用者而作品是被作用者,但从后来看来,作品又成了作用者而读者成了被作用者。阅读是使这两种对立的规定性统一起来的过程。”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