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①歌德《莎士比亚命名日讲话》(1771)《莎士比亚评论汇编》第288页。
②③④⑤⑨⑦⑧⑨列夫。托尔斯泰《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1903——1904),《莎士比评论汇编》第501—502页。
⑨⑾⑿乔·威迩森·奈特《莎士比亚与托尔斯泰》\(1934\),《欧美作家沦列
夫·托尔斯泰》第221页。
⑩普列汉诺夫《再论托尔斯泰》\(1911\),《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
735——758)页。
⑩别林斯基《莎士比亚的剧本<哈姆莱特>》,《莎士比亚评论汇编》第430
页。
⑩14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饿国革命的镜子》\(1908\),《列宁全集》第十五
卷第176——183页。
⑩15卢那察尔斯基《论托尔斯泰的创作》\(1926\),《卢那察尔斯基论俄罗斯古
典作家》第298页。
⑩16约翰逊《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1777\),《莎士比亚评论汇编》第36页。
@17歌德《歌德谈话录》第248页。
⑩18安格斯·威尔逊《爱弥尔·左拉》第116页。勒内·泰尔努瓦《左拉及
其所处时代》第60页。
⑩19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
⑩@21转引自冯汉津《文学接受理论纵横谈》,载《外国文学报导》第1985年第一期。
22威尔逊。奈特《莎士比亚与托尔斯泰》。